岁月可以消磨记忆,但总有一些壮举,跨越时空,被人铭记和传颂;生命虽然不能永恒,但总有一些坚守,初心不变,书写感动和传承。

1935年1月21日,中央红军进入仁怀,辗转时间跨度长达67天,足迹遍及当时仁怀的26个乡镇。在这里,红军完成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中的三渡赤水。红军在仁怀期间,纪律严明,关爱百姓,宣传真理,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奠定了仁怀红色文化的根基。

 

地图1017.png 

 

2021年3月下旬,记者一行走进仁怀市。脚踏红色土地,缅怀革命先烈。听,冲锋的呐喊依旧回荡;看,红色文化世代传承……让红军烈士安息,两代老兵接力守陵,3月的初春,乍暖还寒。青松翠柏下,仁怀鲁班烈士陵园庄严肃穆。

R-C (8).jpg 

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为三渡赤水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实现战略转移,主动向驻扎在鲁班场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发起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红军一、三、五、九军团及干部团都投入了战斗。因敌军先于红军抵达鲁班场,并构筑了大量工事,红军打得并不顺利,伤亡很大。但鲁班场战斗成功挫败敌军锐气,使得国民党军队不敢追击红军,为红军三渡赤水赢得了时间。

“红军在仁怀期间,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其中攻打鲁班场是最为激烈,红军将士伤亡489人。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让烈士们安息的地方干净、整洁。”3月22日,70岁的红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郭德刚向记者讲述那段历史,希望更多人铭记当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故事。

郭德刚,是一名退伍老兵,先后在隆堡前村生产队等多个单位工作过。

1953年,仁怀市在鲁班镇修建了红军烈士陵园,安葬了145名红军烈士。1999年,在第一代守陵人刘福昌守陵45年之后,退伍老兵郭德刚接过了这一重任,成为第二代守陵人。

对于刘福昌,郭德刚是打心眼里佩服,刘老比他大20多岁,是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与了辽沈、淮海和渡江战役的老兵。从1971年起,刘福昌就成了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守墓人。这一守,便是45年。1999年,郭德刚来到烈士陵园,成了刘老的助手。而刘福昌直到2016年10月,因年事已高,才“退休”回到小女儿家中安享晚年。两年后,刘福昌去世,享年94岁。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和刘老的影响下,郭德刚明白了那份虔诚的含义。怀着对先辈的敬仰和传递红色基因的使命,郭德刚每天认真清扫陵园的每一寸土地,擦拭墓碑、清理杂草,坚守好自己的岗位。遇到外地游客和中小学生来瞻仰,他还主动给他们讲解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兑现自己接过刘福昌老人传下的“接力棒”时作出的承诺。

“我现在还记得,刘老在退休那天,给我说的话,他说,‘老郭啊,我们共事也有10多年了,现在我干不动了,今后烈士陵园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把这里的工作干好,让长眠地下的英烈安息。’”郭德刚告诉记者,当时他紧握刘福昌的手,回答了三个字:您放心!

R-C (7).jpg 

“现在我的身体还行,如果等到哪一天真的老了,干不动了,我希望下一代来继续守护陵园,将这份缅怀与敬意延续下去。”郭德刚坚定地说。

打造红色小镇,让红色文化世代传承,提到红军长征在仁怀的足迹,就不能不提到长岗。

长岗镇是仁怀市的南大门,旧名长干山,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的乡镇。1935年3月,红军在这里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留下了毛泽东住居、马店会议会址、红军医院遗址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6月,经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长岗镇被划定为革命老区。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二渡赤水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召开了苟坝会议,会议决定向西北转移,进驻仁怀长干山。毛泽东同志和警卫员陈昌奉于1935年3月13日住进了街上一座四合院中。当晚,国民党派飞机对长干山区域进行轰炸,其中两枚炸弹掉进毛泽东居住的院内,一枚炸弹从房顶穿过,将堂屋的墙壁砸了一个洞,另一枚落在院坝中。所幸的是两枚炸弹都没有爆炸!据考证,毛泽东在长岗共居住三天两晚,到3月15日鲁班场战斗打响后离开。

如今,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李家四合院仍然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长岗期间,红军书写了大量红色标语,宣传红军为人民战斗,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劳苦大众的道理。“当时是用黑墨直接书写在墙壁、板壁、门板等建筑物和比较平滑的石岩上,也有少量用土红当墨书写,还有用皮纸书写张贴。”据中共仁怀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赵进介绍,当时在长干山的大王寨村民王泽光家的堂屋墙壁上留下宣传标语18条,其中一条是:“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兄弟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落款为“红牺政”。

红军走后,国民党政府下令铲除所有红军标语。王泽光拥戴红军,拒不照办,被人密告,乡公所把他抓去关了7天。后来家人将肥猪卖了8块大洋,才把他保释出来。从此,王泽光便用杂物把板壁遮住,将门板拆下藏好,这些革命文物,才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350p170000011zlrt8CE4_C_500_280_Q80.jpg 

 

1979年12月,王泽光把写有红色标语、红色歌谣的板壁和木板共5块献给国家。

2018年,长岗镇被确定为遵义市打造的34个重点特色小镇之一,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被摆上重要日程。长岗镇派出专人对红军故事进行收集走访,编纂资料,请长征学学会的相关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同时加大红军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按“修旧如旧”的理念修缮遗迹,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和一处处令人景仰的遗迹,终得以基本恢复原貌。

据长岗镇副镇长舒湛介绍,长岗镇为打造红色小镇,全力配合市文物保护相关单位对红军医院等三处国家重点文物进行了修缮,对文物外部环境进行了美化提升,内部开展展陈布置。同时,规划设计了游客接待中心、1935主题文化街、军民鱼水情展示园等23个项目,概算总投资7.7亿元。作为配套项目的1935主题文化街即将竣工,毛泽东住居旧址、红军医院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也接近尾声。军民鱼水情展示园已经建成,市直各有关单位已组织干部职工陆续到此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不仅如此,长岗镇的红色文化开发保护工作,还把集镇发展、易地搬迁集中扶贫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态移民综合体打造和小城镇建设,把过于偏僻、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恶劣地区的群众集中安置起来,并按照“一户一就业”原则,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R-C.gif 

得知要打造红色小镇,乡亲们都十分支持。有些在老房子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得知自家在征拆改造范围内,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搬迁。

“红色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希望镇子变得更好。”长岗镇村民范燕说。

四渡赤水书写传奇

茅台与红军结下不解之缘

夜幕降临,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点亮了茅台古镇。在茅台镇1915广场,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睹这里的水舞灯光秀。

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赤水河河面的投影水幕上,逆水而行的船夫、倾泻而出的美酒、英勇奋战的红军……一幅幅光影交错的影像,让1915广场上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虽然还是初春,记者在茅台镇看到,街上悬挂外地车牌的自驾车川流不息。

仁怀市政府在当年的茅台渡口修建了茅台渡口纪念碑和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陈列馆面积1100平方米,生动再现了红军在仁怀三渡赤水的光辉历史。

走上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顶,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矗立山巅。纪念塔高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前进。整个塔体用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通体赭红。

W020170425412430491257.jpg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之一,其中的三渡赤水就在茅台镇。”3月23日,站在茅台渡口纪念碑下,游客们听着解说员的讲述,对那段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军在茅台停留期间,留下了许多佳话,尤其与茅台酒更是结下不解之缘。”27岁的景区讲解员胡嫣告诉记者,红军集结茅台后,首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征集资材,架设浮桥。红军得到了茅台人民的积极支援,寻到门板、木板、绳索等架桥物资,还租来多只小船,每只船预付30块银元,很快就在茅台渡口架起了3座浮桥,保障了大部队的西渡。

在茅台镇,红军保护茅台酒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红军长征来到茅台,总政治部首先在成义、荣和等几家烧坊,发出了关于保护工商业的布告。红军十三团侦察连进入茅台后,连长韦杰和指导员覃应机在赖家烧坊吩咐司务长,把事先已经打开的酒分给战士,用来擦身子、擦脚、松筋骨,另外新打开一缸陈酒给大家喝,但不准喝醉,拿酒须付钱。

长征时期任工兵连长的王耀南在1983年写的《坎坷的路》中回忆道:当时,工兵连就住在靠河的一个酒厂旁边,我领着战士来到酒厂买酒。酒没有容器装,我们就找了两段碗口粗、半人来长的竹子,用烧红的铁条把中间的竹节捅开,然后在竹筒里盛满酒,上面再用玉米瓤子紧紧塞住。当我把四块白花花的银元递给酒厂老板时,他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茅台镇虽然盛产茅台酒,但在当时的仁怀,并非所有的老百姓家都有茅台美酒,而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土豪劣绅手里。红军到了茅台镇后,非常关心群众,在没收了土豪劣绅的茅台酒后,分享给贫困群众,与民同享,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

红军战士秋毫无犯的纪律,爱民如子的情怀,高风亮节的情操,赢得了茅台镇人民的热爱和拥护。

赤水河奔流不息,这个红军当年书写传奇的地方,如今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OIP-C (1).jpg